黄河和丝绸之路是华夏文明的代表,这两条最主要的文明的线路恰恰在靖远发生了交汇。 靖远,是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中原农耕文化、西域游牧文化,包括草原文化、青藏文化这四大版块的文化都在靖远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渡发生着巧妙的碰撞。虎豹口、乌兰津、索桥关、寺尔湾、五佛沿等等,这些丝绸古道上的黄河渡口,有着丰富的未被发掘的人文价值。纪录片《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渡》选择了索桥古渡作为代表,以纪录片的写实的方法, 探索了古人如何选择渡口、渡河方法、渡口沿革等历史疑团。2
地处丝绸之路黄金地带的甘肃,是全国石窟群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全省共有大小石窟群205座,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四大石窟,甘肃占了一半。中国十大佛像,甘肃也占半壁江山。中国内地开凿最早的石窟群,几乎都集中在甘肃三千里丝路古道上。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碰撞,诞生了独一无二的敦煌石窟艺术和凉州造像模式。 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分《石窟鼻祖》《敦煌丹青》《东方微笑》《国家宝藏》4集,聚焦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陇东石窟群,并向西上溯至新疆克孜尔石窟,向东延伸到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坐标上,探寻中国石窟的来龙去脉,展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全过程,彰显甘肃作为中国石窟鼻祖的重要历史地位,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中华文化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荣光。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曾经居住在中原地区的火神祝融之后遭到商王朝的驱逐,于是举族南迁,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在南方潮湿腥热的蛮夷地带落下脚跟。他们给自己命名为“楚人”,虽然身在边陲,却始终怀有重返中原的念头。楚人首领鬻熊协助周王朝推翻商纣的统治,然而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分封,周昭王的南巡更令他们对天子的期望彻底破灭。以熊渠、熊通、楚庄王等有为帝王为代表,楚人开始尝试向中原扩张。侵随战争、齐桓公来伐、城濮之战、吴楚之战。数百年的残酷战争锻炼着楚人铁一般的意志,八百年的基业逐渐走向繁荣,也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本片根据大量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为观众再现了楚王国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