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编自真人真事,是一部别具特色的监狱电影。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个性单纯的天才发明家马什威廉斯,因为他的同伴杀死了一名税务官而受牵连,被判入狱三十年。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他偷偷组合一种新的卡宾枪,此事被典狱长发现,要把枪没收,但威廉斯跟他说明美国军方应该会要这种新武器。典狱长明白威廉斯此举并非为携械逃亡,乃同意他继续完成他的发明,这就是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军广泛运用的革命性步枪M-1卡宾枪。导演理查德.托普采用男主角的观点来描述整个故事,节奏紧凑有力,而詹姆斯·斯图尔特也将主人翁坚强的个性作出令人 本片讲述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早年生活。格里格一生的创作实践,始终坚持了爱国主义的艺术理想,为挪威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对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其他民族的一些作曲家,也起过较大的影响和典范作用。 讲述了一个二战中的真实故事:Jan Baalsruds历尽艰险,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躲过了德军的追捕,从挪威北部海岸逃到了中立国瑞典。曾获195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挪威历史上最杰出的电影。 年轻而缺乏经验的安修女刚刚抵达撒马利亚人之家的下一个岗位。撒马利亚人之家是多米尼加的一个教派,位于比利时根特一个声名狼藉的社区。安修女热情进取却又天真所有这些都让克吕尼修女感到厌烦尤其是安修女拥有珍贵的物质财富一把吉他她叫阿黛尔。安修女认为阿黛尔和她的音乐是她的朋友。与克鲁尼修女相反,院长认为安修女会是他们的新成员。这个职位将成为安姐妹和其他人在非洲成为传教士的训练基地。安姐姐的道路采取了迂回时,秩序的父亲克莱门蒂听到安姐姐唱歌。他认为安修女应该录制她的音乐,并请春华唱片公司的罗伯特 · 杰拉德帮忙录制时 这部电影追溯了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1873-1921)的一生。他爱他的家乡那不勒斯的穆塞塔,然后是多萝西,一位大都会歌剧院赞助人的女儿。卡鲁索对两个女人的父亲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对一个来说,因为他唱歌;对多萝西来说,因为他是个农民。对纽约的贵族来说,卡鲁索身材矮小,胸膛圆润,声音洪亮,情绪化,没有教养。他们的欣赏来得很慢。影片描述了卡鲁索的感叹:“男人没有声音,声音有男人”:他不能成为他想去的地方,因为他必须在别处唱歌,包括他母亲去世的那天。从头到尾,马里奥兰扎和来自大都会的明星们一起歌唱。 影片记述了“敦煌女儿”,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坚守大漠,守护世界宝藏莫高窟的壮丽人生故事。 扎根敦煌五十余载,樊锦诗(陈瑾 饰)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孤独的与西北的漫天风沙搏斗,抢救和保护莫高窟内的每一件文物; “绝不能让莫高窟在我们这一代里传没了!”时光步入千禧年,面对浩荡袭来的市场化浪潮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樊锦诗却赫然发现,原来对莫高窟内国宝威胁最大的,从来都不只是自然环境,而是叵测的人心......在年过花甲后,她必须要走出自己埋头苦干一辈子的“洞子”了……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1920年,他被委派组织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马卡连柯大胆进行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经过艰苦的工作,使数百名犯罪儿童成长为新人。1922年,工学团改称“高尔基工学团”。1927年,他离开了工学团,组织并领导了同一性质的“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他进一步发展了工学团 影片以黄文秀为人物原型,讲述了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故事。 《极速之王》改编自布洛克-耶茨出版于1991年的小说《恩佐-法拉利:男人、汽车、比赛和机器》,影片讲述的是法拉利与玛莎拉蒂在最速争夺赛上的经典故事。 该片早在2004年就打算拍摄,当时计划邀请奥斯卡影帝阿尔-帕西诺扮演男主角,希德尼-波拉克出任导演,但是随着波拉克的去世,该片一直被搁置。现在,曼高德终于完成了拍摄。凯特-瑞娜扮演肯-迈尔斯的妻子,她也是一名出色的车手。 尤妮斯·派瓦(费尔南达·托里斯 饰)原本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不料丈夫鲁本斯因政治立场被秘密逮捕。尤妮斯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遭遇监禁与酷刑,却始终拒绝屈服。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养育子女的重担,甚至自学法律,只为揭开丈夫遇害的真相。自此开启长达半个世纪的抗争,从绝望主妇蜕变为人权律师。当丈夫迟到的死亡证明终于交到她手中时,她含泪的微笑既是对历史的控诉,也是对生命的释然!